(作者系华安国企改革主题(点此了解)基金经理)
在今年以及十三五的重大改革领域中,国企改革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企改革的推进必将对我国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以及相关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相关股票也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近几个月,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预期有所回落,但笔者认为国企改革投资主线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对任何一国家而言,对于自己的钱袋子,无疑就是两个态度:第一是要看牢捂住;第二是要尽量鼓起来。
从所有制成分看,我国由全面的计划经济逐步改革而来,在传统的重资产经济领域中,国有企业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客观而言,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距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国企改革中,完善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体制始终是改革核心。
在国资委对国企的管理体系下,国资委不但要管人、管事还要管资产,而未来则很可能向管资本的方向发展。作为成功的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值得借鉴。在上世纪80年中期,新加坡同样经历了传统经济衰退、经济结构艰难转型,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的国有经济一方面大举进行了供给侧改革,收缩淘汰过剩产能;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模式的改变,国家牢牢管住资本,将经营、投资等权利充分授权给管理层,最终实现了国企的二次发展,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在大量的传统竞争型行业当中,淡马锡模式值得借鉴。中粮、国投系,以及刚刚公布改革方案的中远、中海系,将作为改革的探路先锋,值得关注。
此外,在新经济领域国有企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高端装备、精密仪器制造能力决定了一个经济体脊梁的硬度,而这些领域技术壁垒非常高,需要长期的巨额投入,且需要产业链的协同推进。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已经初露锋芒的中国高铁,正在努力追赶的核电、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部分军工领域,都存在巨大的潜力。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天然的不适合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风险偏好。比如在互联网创业领域,虽然成功后的回报非常大,但投资的风险也同样巨大,作为代表全民利益的国资委,如何去考量这样一笔投资是否应该做?这应该是风险投资或者私人资本该干的事。
篮球明星姚明曾经说过,当你拿着球在内线被两个以上的人包夹的时候,外线必然会出现空档,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球传出去。对应到投资上,我们也不能过分教条地死守国有资本,对于那些能够弥补国有企业体制或者激励制度的短板、所在行业很景气的优质企业,同样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