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老将尚志民的“基”情十五年
2014-05-26 12:38:4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号:

  他是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也是目前公募行业资历最长的基金经理。

  投资者在任意时点,买入他所管理的基金安顺并持有至今,几乎都能赚钱。

  30亿份的规模体量,15年净值上涨超过830%,累计分红115亿,这是他坚守15年交出的成绩单。

  围绕着价值与成长、保守与激进、分散与集中、逆向投资与顺势而为、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岁月的积淀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辩证法。

  在多变的市场中,他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喧嚣的业态下,他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若干年前,面对别处的机遇和选择,他的阶段性职业规划是“起码坚持做到基金安顺到期”;

  如今,基金安顺实现封转开,转型之后的安顺灵活,基金经理依旧是他——他觉得,这个平台值得感恩。

  他是华安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安顺灵活基金经理。

  他叫尚志民,他说自己这辈子“可能只会做投资了”。

  “基”缘:我的15年公募路

  尚志民的毕业论文是《发展与完善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初探》,那是在国内还没有成立正规公募基金的1997年,这或许铺陈了他此后将与基金结缘的人生轨迹。

  15年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使得尚志民成为目前业内资历最长的基金经理,但其投资生涯并非始于15年前。

  1990年,尚志民从西安交大毕业,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不久之后中国股市方兴未艾,1993年他与同事开始在工作之余分析股票,有时还会跑到离公司不远的营业部去看行情炒股,逐渐接触投资。

  1994年,尚志民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因为马上要开学,他抛掉了手中的股票——杭州解百。他回忆说,在那个还没有涨停板的年代,这让他少赚了4000元。而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60元。

  临近毕业,尚志民完成论文《发展与完善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初探》,那是1997年,国内还没有成立正规的公募基金。尚志民笑说,现在看来,这或许暗示了他此生与基金结缘的人生轨迹。

  1998年,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尚志民就职于华安基金。上班第一天,就被安排去北大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从业培训,正式开始了他与公募基金十多年的相伴生涯。

  1999年,尚志民开始管理基金安顺;2001年华安发行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他出任基金经理;一年多后,他重新接手基金安顺并管理至今,成为国内管理单只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

  多变的市场并非没有选择和诱惑。

  “2006年公司管理层变动,也有人邀请去做私募。”尚志民说:“但想到自己是华安培养的,有感情在,这个平台也很好,就决定还是在这里慢慢干吧。”

  彼时,尚志民所能想到的远期规划是,至少做到基金安顺到期,当时距今尚有8年时间;如今基金安顺实现封转开,将转型成安顺灵活基金。当然,基金经理依旧是尚志民。

  而他也确实有继续“慢慢干”的资本: Wind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5日,体量30亿份的基金安顺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到832.93%;除2007年外均取得正向超额收益,除2008、2011年外均取得正收益;分红15次,累计分红金额114.84亿元,是业内首只分红超百亿的基金。

  “基”术:我的投资辩证法

  围绕着价值与成长、保守与激进、分散与集中、逆向投资与顺势而为、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15年间尚志民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辩证法。

  “吸睛”的业绩背后,是尚志民15年公募生涯所积淀出的独特投资辩证法。

  尚志民表示,总结多年的投资经验,组合管理需要平衡多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对价值和成长的理解。在他的思维框架里,并没有把两者对立起来。“目标是瞄准成长,而选择的基础则是估值”。

  正因此,在热点频繁切换的市场中,从2000年的科技股、网络股,2003年的“五朵金花”,2005、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2009年的新能源,到现今的环保、医疗服务,基金安顺几乎都重度参与。

  立足于成长、同时更强调安全边际,成为尚志民较鲜明的投资风格,也由此衍生出其关于保守与激进、分散与集中的投资思辨。

  尚志民风格偏稳健,基金安顺的年度波动率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3-1/2,然而在具体行业和品种选择上,这个自称“风险厌恶型”的基金经理也并不一味防守。“我的组合品种虽然属性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具有成长性”。例如,2009年尚志民率领华安旗下基金大量买入当时的风电龙头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他所管理的华安宏利基金一度成为其最大的流通股股东,获取了不菲的收益。

  在行业配置方面,尚志民比同行更注重均衡,甚至没有明显的行业偏好;然而就具体品种而言,安顺的有效品种保持在20-25个左右,属于相对集中的组合。该基金15年累计投资过的股票仅200余只,“实际筛选过的品种远超于此,但仅"安全边际"一条就将一些看似热门的品种拒之门外”。

  他直言自己大多时候是个逆向投资者,无论是2008年底的大幅提高仓位,还是两年前就开始以10元/股的时价建仓鲜有人覆盖研究的复星医药,这些逆向操作最终带来了良好的收益;但同时他也会去揣摩市场的关注点和情绪,因为对市场风格、热点、甚至估值偏好等因素的顺势把握,可以“提高与不确定性对抗的逆向投资者在操作中的确定性”。

  尚志民认为公募的投资应长期化,而成功的逆向投资恰恰有助于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更为理想的成本,从而取得超额收益。尚志民透露,其整体组合基本以一年以上期限作为决策的时间跨度,但在具体品种上尺度相对宽泛,可以容忍一两年,但品种间会有期限的一定错配。“当然有时也可能因为市场情绪的过度反映,而提早结束持仓的时间段,调整为短期的投资”。

  投资目标方面,尚志民则追求绝对收益。他认为资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因此,他的组合不会集中于个别股票的投资,也不会机械式地采取止损的策略。“我会要求自己在操作前的判断基础做得更为扎实,这样一旦市场短期内与自己的判断出现偏差时,要做的往往可能不是止损,而是继续强化”。

  “基”情:我的变革与坚守

  总结15年心得之后,不免是对新投资征程的展望。

  对于市场,尚志民觉得应该根据业态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他预期未来3-5年,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转型成为趋势,股市波动逐渐缩小。未来将更重视中长期转型的机会,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寻找潜在发展空间大的行业。

  在此基础上,他注重战术层面上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传统行业转向新兴行业;第二是由上游行业转向中下游行业,第三是从生产型企业转向消费类、服务类企业,第四是从资金、资本依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商业模式驱动。

  另外的变化之处在于投资品种的选择上。尚志民说,今后将更多聚焦中等市值的上市公司。

  尽管在一些新兴行业内,很有可能出现快鱼吃慢鱼的现象,但作为一个稳健的价值投资者,尚志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用良好的经营历史证明管理团队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公司,尤其是这类公司在周期波动或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通常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而对于个人职业规划,尚志民的展望则十分朴素,没有太大的变化:“我这辈子可能就做投资了,其他事情也做不了。接下来还是希望再接再厉,为信任我的投资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投资管理服务。”

  15年的成绩单,让他欣慰于基金安顺封转开之际,对投资人和自己都有了一个像样的业绩交待;在此之后,他继续接过转型后的安顺灵活基金的指挥棒,继续着他“基”情燃烧的岁月。

  难怪乎有熟悉他的同事说:“尚总有很深的安顺情结。”

  在多变的市场中,他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喧嚣的业态下,他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业内有种自嘲的说法,把做公募比喻成赛狗——竞争既激烈又残酷,每年、每月、每周、每天都要晒成绩单,每年都有人拿到高额奖金,也有人黯然离岗。

  而尚志民更喜欢一位投资大师的说法,他将投资比作赛车,“很多人都希望每一圈都领先,但最重要的是冲过终点时,你还在赛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