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四季度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九月份市场可能会砸坑见底,十月份反击的概率比较大。砸坑的动力在于外围QE幻灭以及深度下行,国内市场同时也在经历最艰难时刻的煎熬。反弹的主要契机在于经济下行的担忧与超跌,经济、盈利最坏时点和PMI、PPI、CPI、GDP等指标的低点都在三季度,但市场很可能有些麻木与怀疑。四季度预计开始弱上行,经济则以自身韧性走过最黑夜。
9月6日,欧洲央行推出O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开启了欧版QE。9月14日,美联储FOMC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推出了QE3。当前海外股市、商品市场主要由QE3支撑,远远拖累基本面。QE的推出,则是最后的晚餐。
国内宏观经济则同样不容乐观。四季度,市场可能面临一个尴尬的组合:经济预期下调+通胀预期上调。政策空间预计在四季度进一步收窄,货币政策恐怕也难以有大的作为。近期债市的下行也体现了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的降温。相关机构的研究认为,出口增长10%的年内目标较难实现。消费下行趋势则有望在四季度看见拐点,投资下行趋势能否见底回升还尚待观察。
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创9个月新低。但这可能是年内最低点,9月份有望弱回升,逐步走出拐点。8月份,CPI率先弱回升,同比上升2.0%,而PPI则有可能继续下挫,预计9/10月份见拐点。
经济先行指标的再次下探可能导致周期类板块再下一城,同时市场信心崩溃并引发消费股乃至银行股的补跌,市场有可能见底。CPI的率先翘头可能是利空,市场在对经济失望同时对货币政策也失望,PPI的继续下行导致盈利担忧继续恶化,对盈利与估值失去信心。几个因素共振导致市场低点的出现。判断该低点是年内最低点。
企业盈利低点可能在三季度,先导指标已有暗示,唯待验证。在拐点初期,周期类板块爆发性强,但复苏有可能是弱复苏,周期不持久,终归消费唱主流。PMI订单数据已创新低,判断距离底部不远,产成品库存有效去化,原材料库存处于合理低位;采购量与价格处于极低水平。一旦迎来经济向上小周期,短期内的向上弹性会比较显著。
我们认为,四季度行情有可能分成两段。反弹中,配角周期类板块是急先锋,可作月度重点配置。而最终还是消费类板块唱主角,下半场则可以开始重点关注消费类板块。如果房价止涨甚至小幅回落,则十月份的周期类涨幅更加值得期待。
为何再次转向周期类行业?本质上对经济小周期向上波动的机会发掘,赚取的是领先于市场认识到该小波动机会的预期差带来的机会,该小周期基础动力在于库存波动,先期的快速去库存、接下来的小幅补库存,在跌价外围经济下行周期下,使得先期的去库存阶段伴随价量俱下的剧烈调整,导致此前的利润与存货损失,盈利下降剧烈。后端小周期将受益于较低基数的价量微升。基本面的小幅改善再叠加市场预期波动的滞后和放大,构成本次股价修复的主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