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处于“慢熊”的格局中。表面上看,股票市场的压力来自宏观经济政策对高通胀和高房价的调控,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安然度过2008年危机后,需要重新面临结构问题的挑战。近期随着通胀回落以及房价的下降,宏观调控效果开始实质性体现。经济一方面处于调整的过程中,但一方面也将在未来体现出韧性。
从投资方面来看,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程度仍较低,沿海和内陆间的产业转移,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加快都给后续投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投资增长应能保持适度增速。
以制造业为例,对“中国制造”能否成功升级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论,悲观的投资人看淡其转型前景。国内制造业目前确实在品牌、核心技术、销售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厂商存在较大差距。以较为高端的汽车和机械行业为例,国内厂商制造能力已经接近国际厂商,但核心配件仍较依赖外部。
但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短期很难找到替代中国“制造”的区域,个人理解为这是一种集群优势。看单一企业可能存在种种不足,但先进制造的组织前提,来自庞大而复杂的分工体系。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汽车、机械、电子领域存在制造体系大规模向国内转移的趋势。
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和配套体系的完善,这些行业的资产回报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也可以看到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对制造业的转型前景没必要悲观,同时对制造业的新产能投资也谨慎乐观。
拉动经济增长的另外一架马车——消费也趋向回升。
首先,国内制度红利的释放也仍有空间,尤其在民生政策以及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等方面,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和降低中小企业税负都将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刺激内需。
同时,高通胀的逐渐消退也有助于消费需求的回升。今年以来汽车、家电等耐用品的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很大程度受通胀对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影响。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依旧将保持较快增长,通胀的消退将促进耐用品以及可选消费品需求的恢复。其中低端人群的收入快速增长导致的消费升级值得重点关注。
因此,尽管经济仍处在调整过程中,但短期市场由于流动性的缓解,估值开始进入修复过程,市场仍较为活跃。中期来看,本轮市场筑底过程或与2008年不同,底部形成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且平缓,市场维持震荡的时间可能较长,指数的弹性也会较小,博弈短期政策获取收益的意义显得不太大了,投资时点的把握需要点耐心。
由于市场底部往往先于基本面底部,一味跟随趋势往往会错过底部投资区域。因此从中长期角度,这个阶段忽视些短期趋势,多些价值投资可能更重要。
(本文作者:华安策略优选基金经理 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