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报成绩不佳 基民纠结是抛是留?
2011-09-08 09:01:09 来源: 山西晚报 字号:

  8月28日,61家基金公司旗下共763只基金的2011年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受上半年股市大幅调整的影响,多数基金上半年成绩显然并不理想,合计亏损高达1254.33亿元,各家基金公司无一实现正收益,仅基金支付的管理费、托管费和交易佣金等“三费”合计就达到203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

  在投资者的印象当中,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在资金、信息、调研等多方面都具备相当优势,为何面对市场同样难逃亏损命运?面临持续低迷的基金表现,基民是该抛还是该留?“一哥”王亚伟今年上半年继续领跑基金,为投资者带来正负收益,从他的持仓布局中,投资者又能发现哪些投资机会?

  1 A股颓势打击偏股基金

  从去年开始,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让A股市场资金短缺,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形势,不断抑制A股市场做多热情。上半年,当市场风格陡然切换、市场热点频频转移,此前对中小股板趋之若鹜的偏股型基金,来不及转换投资风格,大面积遭遇净值回调,成为整个基金业中亏损的重灾区。

  按照相关统计数据,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亏损789.45亿元和478.55亿元,两类基金的亏损合计超过1268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单只亏损1.48亿元,混合型基金平均单只亏损1.44亿元。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银华内需、光大保德信中小盘和华富竞争力优选成为上半年跌幅最大的偏股型基金。跌幅前十名中,银华内需精选跌幅超20%,跌幅最少的信诚中证500也跌了近16%。

  同样由于调控政策持续收紧,今年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跷跷板”效应并未显现。当偏股型基金集体遭遇沦陷,债券型基金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数据显示,上半年债券型基金亏损6.01亿元。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债券收益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权益类投资市场也毫无起色,使得债券型基金上半年同样遭遇“囊中羞涩”的尴尬。

  不过,在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保本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则受益于资金利率的提高而成功实现了正收益。流动性的收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债基的收益,不过,在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保本基金和货币基金的“抢眼表现”。受益于资金利率的持续提高,今年上半年,上述两类基金均成为基金业中的佼佼者,成功实现了正收益。统计数据显示,保本型基金上半年实现利润0.11亿元,货币市场基金上半年的利润则为25.24亿元。

  在内地市场的基金一片混战之时,个别QDII基金的表现却相当抢眼。据悉,华夏全球以2.79亿元的利润成绩在上半年“最赚钱”的基金排行榜中排到第6,以黄金为投资主题的诺安全球黄金上半年表现同样不俗,实现利润1.69亿元。

  2 业绩分化能否“转危为安”

  尽管放眼望去,多数基金败下阵来,偏股型基金整体大幅度亏损,不过,从单只基金方面看,分化却异常明显。数据显示,在上半年,所有纳入统计的各类型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屈指可数,不过,实现利润排名前五的都是股票型基金,分别为鹏华价值、博时主题、长城品牌、南方隆元和华夏50ETF,今年的半年之内,其实现利润分别为6.76亿元、4.95亿元、4.67亿元、3.69亿元和3.15亿元。

  在风格的轮换中,部分坚守蓝筹偏股型基金最终没有“白等”,在上半年“收益不菲”,而此前对中小盘趋之若鹜的基金,则有不少由于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节奏而面临亏损的尴尬。半年报显示,利润排名前五的上述基金,多比市场“先行一步”,在市场风格转向之前就已布局蓝筹或重仓股,并与中小板、创业板风险“保持一定距离”。

  而不少“追随热点”,扎堆于中小板创业板的基金,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一向宣称“在行业配置与个股选择上一直倾心非周期与成长性资产”的某只股票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年亏损22.90亿元,亏损额度达到最大。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基金的集体沦陷与去年同期如出一辙。去年上半年,在股票型基金中,仅有一只取得了正收益,行业的整体亏损额高达4000亿元。而去年下半年A股的行情则使得基金业集体“转危为安”,因此,去年基金行业整体仍实现了50.82亿元的正利润。“今年下半年行情是否会有所改观,基金能否在下半场再次发力,投资者可以期待。”相关人士认为。

  3 亏损严重基民缺乏信心

  基金产品整体表现不佳,直接打击了基民对基金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对新基金的购买热情。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今年以来总共成立新基金152只,此外有两只基金已经结束募集还未成立。而去年全年总共成立新基金154只,由此可以看出,今年前八月所诞生新基金数目已与去年全年水平持平。

  尽管新基金的发行依旧火爆,但销售情况却并不理想。年内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单只募集规模仅为13.42亿份,这不仅低于去年的21.30亿元和2009年的31.89亿元,甚至还低于2008年大熊市创出的单只基金首发18.2亿元的最惨销售业绩。“缺乏赚钱效应,投资者不买账,这也不难理解。”对于新基金销售遭遇的寒流,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对于新基民来说,还可以通过拒绝购买来表达对基金表现的不满,而对于那些已经持有基金多年的老基民来说,面对手中亏损严重的基金,抛还是留实在让他们感到纠结。

  市民李女士在2007年到2008年陆续买入3只基金,到目前仍有两只基金面临40%左右的亏损,看着手中的基金一直不上不下,难有表现。李女士犹豫该不该忍痛割肉,把剩余的本金拿出来,还是再坚持一下。“不是都说基金应该长期持有,所以我也不知道还用不用再拿了。”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很多老基民同样面临。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专家都表达这样一个态度,在股市目前的状态下,赎回基金显然已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大盘目前的点位已经处在底部,而且从市盈率角度考虑,和历史上的几次大底已经非常接近;另一方面,经过长时间的调整,股指已经基本调整到位,随时都有可能走出一波大行情。因此,现在赎回显然不划算。

  不过,他们也提醒,对于那些依然坚守的基民来说,应该明白基金的长期投资并非僵化地长期持有。“基金适合进行相对长期投资的产品,但并不是抓住一只基金保持不动,根据行情的变化,在合适的时间里持有合适的基金,才是理性的投基行为。”光大银行的一位理财分析师表示。

  4 根据研报把握机会

  尽管基金表现整体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资金实力、调研能力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方面,基金公司比普通散户的优势要明显大得多。因此,仔细观察基金公司的半年报,从基金的布局当中寻找和挖掘投资机会,对普通散户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基金“一哥”王亚伟所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

  事实上,对下年半的行情,包括王亚伟在内的众多基金经理并不看好。根据华夏大盘精选的半年报显示,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显现,CPI有望见顶回落,但幅度有限,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实质性放松。在信贷紧缩的环境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这将影响经济的活力和结构调整的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如何化解,将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股市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资金环境仍然偏紧,难以出现整体性投资机会。

  不过,尽管众基金慎言整体性行情,但对于个股,众多基金中报显示依然有投资机会,其中最被看好的,莫过于新兴产业和消费。“低估值的周期股如果业绩还能继续超越预期,或者非周期股估值水平回落到合理水平,仍然会吸引投资者提高配置。我们重点关注新兴产业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密切关注传统行业在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会。”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说。“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消费、新兴产业值得投资人重视。”建信优选成长说。

  华夏蓝筹的观点同样也是“重点关注消费、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对于周期性行业,我们也将择时买入。”“本基金中长期看好大消费类行业中估值相对合理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这类公司受益于市场容量的扩张,且有能力以拥有的技术、品牌或渠道优势,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本基金亦看好通胀背景下资源类公司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那些拥有资源的稀缺性强且具备较大外生增长潜力的公司。在特定时点(政策或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本基金认为投资品及低估值行业也可能会有阶段性的投资机会。”汇添富策略回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