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伦敦揽才:老外不懂中文也来找机遇
2008-12-10 08:33: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12月6日,24位上海来客在伦敦新金融城反客为主,掀起一股火热的“上海旋风”。上千名金融从业者一早从四面八方赶到金丝雀码头附近的万豪酒店,期望从上海市虚席以待的170多个中高级职位中,为自己找到新的事业起点。

  仅在前台正式注册的900余名应聘者中,就不乏已在当地金融业做到中高层职位者。

  这次招聘会也吸引到数十位外国专才,其中一些人完全不懂中文,也勇敢前来寻找中国机遇。

  27家上海知名金融机构组成了这个规模空前的“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伦敦是其招聘的第一站,接下来他们还要去美国的芝加哥和纽约。作为工作团团长,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相信,这些能够将个人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工作机遇,会对海外华人专才产生足够吸引力。

  上海正踌躇满志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聚集大量一流金融人才被看作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一定要去上海”

  “现在这种时候,没有哪个人的位置是安稳的。”一位来自巴克莱资本的应聘者说。很多人在与记者攀谈时表示,金融海啸至今风波未平,金融城内朝不保夕的担心很普遍,只要国内有好的机会,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回去发展。

  一些做到相当高职位的华人则表示,华人在外国金融机构的玻璃天花板比当地人更低,一旦触到,就很难再有上升空间,回到自己国家发展,才可能别有洞天。

  应聘者中也有相当数量刚刚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尽管他们不符合招聘企业至少3-5年海外金融工作经历的条件,也努力展示自己,期望可以打动对方,获得额外机会。

  “我一定要去上海,那里是在中国从事金融业的最佳阵地。”张义周说。他刚刚在苏格兰皇家银行结束实习,金融危机葬送了他原本期望通过优秀实习表现转正的路径。他努力向每位招聘者介绍自己,试图给他们留下印象。

  毛大立在当天早上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招聘会实际提供的岗位信息有1000多个,但重点是27家金融机构带来的170多个金融中高层职位。这些岗位将待芝加哥和纽约华尔街两站招聘结束后综合评估确定最终人选,没有寻到合适人才的岗位,则“宁缺勿滥”。

  不过,到当天招聘会接近尾声时,据记者了解,多数企业已找到满足设定目标的应聘者,有的企业更表示,会吸收超过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人才。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黄渭茂介绍,工作团摒弃了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宣传方式,行前他们特别在当地《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打出招聘广告,并安排驻当地办事机构筹备妥当,以便一到现场就可展开实质性工作。

  此次发布的职位涵盖整个公司发展战略、风险控制、投资管理等高级管理岗位,也包括数量分析师、衍生品研发、保险精算、IT分析等技术性职位。

  已在伦敦某金融机构工作数年、从事数量金融研究的周先生认为,从招聘岗位上看出,上海金融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程度已相当高,职业发展空间令人期待。

  27家招聘企业中,有19家亲临现场,其中大多数是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出面,富国基金更是总经理亲自出马。

  工作团的行程相当紧凑,周五从上海出发,周六清晨就已在招聘现场做准备工作,待两天招聘结束,周一即飞往美国,开始芝加哥和纽约的下一站招聘。“我们制定的是一个不考虑休息的招聘行动计划。”毛大立笑言。

  现场之热烈有些超乎想象,每家企业的招聘台前都围满了人。为了能与更多应聘者面对面交流,参与招聘的各企业代表,多数都放弃了午间工作餐和休息,一刻也不愿离开工作台,脸上完全看不到旅途劳顿和未及倒时差的倦容。直至下午4点原本拟定的清场时间,也无人有意停工。

  “我当然不能走开,大家的热情让我很感动,也很意外。”华安基金监事会主席谢伟民说。一个上午,他准备的200份招聘材料就分发一空,名片也告罄,他本人从早上9点半开始就一刻不停地接待应聘者,直至散场。

  太平洋保险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斌也一样,即使那些不够公司条件的应聘者,他也热诚地帮对方分析优势劣势、建言其未来发展空间。他在面谈间隙有些遗憾地向记者表示,他今天已遇到四五个虽不符合条件但拥有“绝顶聪明脑袋”的应聘者,“如果是去年,我一定会招他们进来;但今年大环境如此紧迫,我们也只能按原计划招人了。”

  上海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教授表示,尽管希望招聘的校长学术助理、国际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和国际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三个职位,因要求相当高,尚未遇到合适人选,可能需要透过特别途径去寻找,但借此行与海外金融人才市场交流,亦令她感到收获不浅。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这次希望招聘风险总监和总监级战略研究员各一人,提供年薪在100万-150万人民币之间。据该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蔡颖介绍,大多数应聘者资历较浅,难以满足此次岗位要求,但会分析整合收到的简历,以待有其它合适岗位时考虑。

  海通证券这次共提供了27个岗位,其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杨庆忠接连面谈了200人,收下100余份简历。他称,会为这些人才建立专门数据库,保持长期关注。他还表示,由于当天收获超过预期,海通将提供超出原计划的岗位数量。

  上海要做国际人才“枢纽”

  工作团副团长盛裕若忙前跑后协调,很多应聘者干脆把简历直接投到他手里。尽管这位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干部人事处处长并不直接负责招聘工作,但他没有拒绝任何一个投递者,“我会把这些简历转交给合适的企业,”他对记者说,“大家参与的热情程度让我感动,这给我们增添了很多信心,也增添了更多责任感。”

  盛裕若指出,这次提供的核心人才岗位,也反映了上海近几年金融业发展的状况。此行除了完成招聘计划,目的还在于让上海的金融机构借此平台,与海外加强交流,形成良好互动,让海外留学生尤其是从事金融工作的人才能够对上海金融业发展加深了解;也让上海的金融机构对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有全面认识。

  上海市一直是国内吸引最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城市,政府对7万名留学归国人员在住房、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各方面提供了各种政策便利。目前用来吸引金融专才的配套优惠政策也已出台。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向本报表示,上海市政府上下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全球思维,把上海建设好,而人才是其中关键。上海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人才“枢纽”,不仅要有一定的人才数量、质量,还要有一定的人才流量,让人才市场的“活力”辐射全国。

  上海近年曾搞过的两次海外人才计划充分展示了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据毛大立介绍,2003年上海提出三年内聚集1万名海外留学人员,结果不到两年就吸引到上万人;第二轮人才计划是三年内吸引1万名海外专家和港澳台专才,又在不到两年内吸纳到1万名符合要求的人才。

  上海最新推出的人才计划是三年内吸引100名最顶尖人才的“3100工程”。“上海各个区都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总的来说,都是要不断完善各类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公平竞争机制、良好生态环境和宽容宽厚的文化氛围,为人才创造好的根植土壤。” 毛大立说。

  缺乏金融话语权的国家,无疑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上海第一要务。上海市一位副市长在上月到访伦敦时曾表示,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但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体系效率与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要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急需“抓紧时间”揽聚金融人才。而上海目前虽有金融业从业人员16万-17万,但相对需求而言,这个群体的规模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