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宣传月丨洗钱,离校园很遥远?
2025-09-03 09:29:41 来源: 字号:

九月里开学忙

反洗钱来护航

切勿轻信“学生轻松兼职”

别因“兼职”成为洗钱帮凶
    

案例:出售银行卡

出售一张银行卡能获利500元,卖卡越多,赚得越多。在朋友的介绍下,19岁的在校大学生张某选择“入伙”,并伙同同学将个人银行卡出售,供犯罪团伙洗钱,充当起“中间商”。

最终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案例:网络兼职跑分

在校大学生小刘在朋友圈看到袁某发布的兼职信息,只要有手机就能操作获取报酬,袁某在明知其转账的钱系违法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银行帮他人洗钱并从中获取报酬,小刘随即加入。多名被害人被网络诈骗后,资金流经袁某、小刘名下银行卡。

最终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袁某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小刘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及追缴违法所得。


案例:网贷“刷流水”

19岁学生小林因生活费用紧张,在网上找了一家网贷公司,并提交了2万元的贷款申请。在与客服沟通后,小林提交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流水。对方指出小林的银行流水不足,建议通过“刷流水”提高贷款额度,小林同意了这一操作,银行卡很快就被冻结了。

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洗钱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小林急于贷款的心理,将非法资金转入其账户并迅速转移,制造虚假交易流水,以此达成掩盖非法资金来源的目的。



犯罪分子利用“学生兼职”为幌子,瞄准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让其充当洗钱媒介,洗白犯罪所得。


学生群体在面对网络陷阱时,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如何防范呢?


01、认清法律后果,摒弃侥幸心理。

“借卡刷流水”可能触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帮信罪),你以为的“只是帮个小忙”可能触犯刑法,甚至影响前程。


02、选择正规兼职,拒绝“无劳获利”。

通过学校勤工俭学、正规平台获取合法收入,用个人劳动换取报酬。警惕“出借卡证赚钱”的邀约,以防个人银行卡成为赃款的“中转站”。


03、警惕网络诱导,拒绝“从众犯错”。

不要被“别人都在做、没事的”的话术动摇,不法分子常利用熟人或网络扩散陷阱,甚至以“拉人头提成”利诱。若遇拉拢诱导,应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