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陈媛:后疫情时代,消费是否值得期待?
2022-12-22 08:34:16 来源: 华安基金 字号:

临近年底,消费赛道的复苏之途似乎势不可挡。

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等政策的发布,居民所积累的消费需求正在得到积极释放。

大家尤为关注的是,接下来消费赛道的投资方向:

后疫情时代的消费格局会是怎样?

整体板块复苏顺序是否有所差异?

短期内有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作为一个爱生活,懂消费,会投资的“大消费投资专家”,陈媛对消费新趋势有着极高的敏锐度。

应届毕业后加入华安基金,证券从业经历超过14年,公募基金投资年限超过4年。研究员期间就主要负责大消费行业、金融行业的研究工作,细致覆盖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社会服务、保险、券商等多个行业,具有丰厚的研究积淀,铸造了较宽阔的投资视野。担任基金经理以来,在消费赛道产品中,不抱团,善于挖掘优质黑马,消费赛道细分涉猎广泛,具有较强的ALPHA。

 

 
华安生态优先混合A业绩图,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09.30

 

代表产品华安生态优先混合基金自2018年2月26日开始管理,获得银河证券/海通证券的五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时间:2022.9.30),累计荣获【1座金牛奖+2座明星基金奖+1座金基金奖】,三大报主流产品奖项实现大满贯。

基于自己对大消费板块的逻辑,陈媛带来了最新的行业解读。


看好顺周期、消费方向

往明年看,我相对更看好顺周期、消费方向。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抑制消费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情况,而经济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疫情管控带来的消费场景缺失;另一方面,地产投资下行,带来的整体经济压力。

向后看,这两方面政策都有边际好转的倾向:在疫情上,全国各地已经在逐步试点、逐步放松管控、减少核酸检测、健康码检查等;在地产政策上,房地产稳融资三箭齐发,供给端上相对比较利好。两方面叠加,我们对经济是积极看多的态度。

在此背景下,整个顺周期、特别是以消费为代表的标的,它们在过去一年积累了比较充分调整,明年可能会有相对较好的趋势。

虽然整体方向看好,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节奏可能会有反复。因为海外疫情的管控变化中,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也会波动,消费的恢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尤其是在疫情闯关期,如果短时间之内,疫情的感染率有明显上升,可能导致经济的基本面不及预期的情况发生。

对此,我可能准备忽略这种过程波动的影响,因为在这个波动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波动的幅度如何。无法判断波动幅度,就只能从中期的角度来看,相对淡化波动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波动,我也会调整持仓结构来应对。


基于消费品复苏顺序的判断

展望明年,虽然消费整体是复苏的趋势,但复苏的前后顺序存在差异。

消费总额=消费场景x消费频次x消费金额。

消费场景主要受制于疫情管控带来的场景缺失,在管控降低的情况下,场景的恢复弹性相对比较大;消费频次和消费客单价,主要受制于对未来经济预期带来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影响,这并不是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就会马上恢复的。

参考目前的PMI水平、失业率,还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经济恢复,才能把后两者兑现出来。

所以在不同场景的恢复上,“强场景”相关的标的,恢复时间点更靠前、恢复弹性也比较大,典型代表是出行、餐饮,这些领域的股价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强场景的消费品类之后,我们认为是大众可选消费品,例如化妆品等。再之后,在经济恢复的情况下,可能才会回到一些“消费升级”的品类,比如中高端消费的可选消费品。这是我认为明年各类消费品恢复的时间节点。


提问环节

Q1:是否担心明年会有通胀影响?

虽然今年货币相对宽松,但我们在内部并没有看到通胀的情况。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和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其实也是在下行,所以在明年可见的时间之内,通胀并不会成为一个主要的困扰因素。

首先,不太可能存出现居民短期消费大幅增长的情况。参考国外进程,虽然短期消费会有恢复,但最终消费的恢复是跟着经济走的,不可能逆经济走出反逻辑的趋势,所以整体还是要看经济怎么走。

经济趋势,就是看地产,如果地产不存在一个强V字反转,那整个消费也不会是特别强的状态,只是在相对过去几年会有边际好转。所以在半年维度上,我不担心通胀的问题,明年反而是会有很多标的因为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率弹性。


Q2:怎么看新能源方向?

新能源经历了这段时间的调整之后,我觉得不存在估值溢价了。

所以从估值水平来看,很多标的现在是OK的,但从筹码结构来看,现在可能还没有到一个特别好的位置。

短期来看,还不是市场主要选择的方向,但到了明年,经济恢复一段时间了,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到时候还是要看谁的增速相对较快,我们可能会优先选择这个方向。


Q3:疫情恢复后,对明年的利率怎么看?

比如,最近在长端利率上就有所反映,但最近依然是预期,到明年的某个时间点它可能就会变成现实。

所以明年的整体利率中枢有可能会边际抬高,从我的角度,我还是会用配置一些金融来对冲这个风险。

从金融方向来看,我对银行是相对谨慎的,

而非银,主要分成两部分,保险和券商。

保险直接受益于长端利率抬升,同时,保险负债端的增速已经连续下滑4年了。今年我们看到一些相对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已经出现正增长的迹象,而近期债券暴雷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保险的一部分理财型产品可能成了现在唯一从合同层面就给你刚兑的产品。所以偏理财型产品的吸引力是在回升的,现在可能是配置保险相对好的时机,但我也不看好它有超级大行情,因为这还是跟经济正相关的。

其次,从估值水平、经济复苏的趋势上看,其实都应该去增加券商的配置。但在个体逻辑上,目前还看不到能显著提升券商ROE的政策或者跟业务扩张相关的前景。这和2014年不一样,当时两融业务相当于券商自己去加杠杆,ROE提升非常明显,但这轮目前只是自上而下的大逻辑,自下而上的行业逻辑还没理清楚。


Q4:我国的开放进程是否会和国外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放开是以不击穿医疗体系为目标,会不会出现对线下消费场景的超预期冲击?

存在这种可能性,从周边国家来看,不同国家开放进程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比如日本、韩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韩国放开比较快,他们的第一轮冲击高峰、感染高峰非常高,但冲击时间相应会缩短。而日本由于老龄化程度更高,所以选择谨慎放开,虽然他们感染高峰的高度并不高,不会击穿医疗体系,但持续时间就比较长。

这两种模式在操作应对上是不一样的。

比如韩国,很快达到高峰,接下来就是深蹲起跳的过程,应对可能相对更简单一些;如果是日本模式,这个过程可能就要注意波段了。

正如过去三年我们所经历的,每当比较好的时候,是要考虑该卖的时候,而最恐慌的时候可能就是该买的时候,标的的选择方向上可能不会有明显区别,但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节奏的差异。所以,短期冲击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我自己倾向于忽略这种小冲击,全面放开的节奏还需要继续观察。


Q5:怎么看医药?

从估值水平来看,医药是最早击穿负两倍标准差的行业,所以行业趋势上来看,还是会有机会。

但结构性的分化是蛮大的,所以我目前配置港股的基金,会选择配置港股的互联网医疗,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消费股的对冲资产,之前也有同事担心消费被疫情反复冲击怎么办,这样的配置可能有一定的对冲效果。

A股方面,主要是配置了一些中药方向的标的。医药的方向还是比较广的,所以疫情恢复对于医药是利空、利多同时存在的。

疫情如果过去了,可能医疗、药店的边际增速没有那么快了;但我们预期,医疗的线下需求可能恢复,在这三年很多线下的医疗需求是被压制的,大家去医院都不太方便,等疫情过去,这些需求又会恢复的。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