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华安基金国企改革基金经理 张亮)
我们惯用的投资方法是精挑细选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获取稳定可预期的投资回报,为了降低企业盈利不确定性风险,倾向于去寻找那些长期具有稳定可观利润率的公司,这类企业的竞争环境通常来说是良好的,或者企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比如压倒性的成本优势),或者拥有独特的产品品牌、特有资质、垄断的技术/营销等。这样去选择会使得我们对公司盈利增长的判断很大程度只需要考虑行业空间,相对来说犯个体错误的概率会变小。
我们检查了各行业有十年以上历史财务数据的公司,发现拥有稳定可观利润率的公司大部分分布在如下行业:酿酒,医药服务,中药,旅游服务和景区,公用基础设施,IT服务,电子安防,专用装备制造业等。这其中国有企业占了很大的部分,酿酒业历史源远流长,品牌铸就壁垒;中药是老祖宗馈赠的珍宝,独特的配方和疗效带来长期壁垒;公共服务业和设施国有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垄断属性。但在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国有企业表现优异的则较少,因此市场普遍给国有企业打的标签就是资源型或者天然垄断型企业,认为在充分竞争行业中民营企业往往拥有更加灵活和市场化的激励政策,国有企业由于缺乏这种结构性优势很难在竞争中取胜。
可喜的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持续推进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正在逐步弥补这种竞争劣势以及扭转市场对国有企业的看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弥补了国有企业过去在成本方面的相对竞争劣势,严苛的环保标准和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作用下,优质国有企业在环保/人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对劣势在规模经济作用下转变为压倒性的成本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形成市场份额提升——现金流充裕——设备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在多个细分行业催生了盈利能力较强的冠军。
国企改革的推进则逐渐弥补了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和市场化激励方面的结构性劣势。通过对国有企业分类整合重组,管理协同效应逐步显现;通过推广实施混改、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经营层市场化选聘和薪酬待遇,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市场化激励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优质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在增强。在竞争性行业中也有一批国有企业获得了技术或规模的显著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刘鹤副总理谈到,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国务院国资委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规划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数字化转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国企管理三年再升级!”
我们相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下,优质国有企业龙头将充分抓住政策机遇,实现飞跃式发展。我们将优中选优,充分享受企业盈利增长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