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人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了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出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名言。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用于描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今社会、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
“马太效应”同样存在于A股市场。在存量经济下,各行业的核心龙头公司因具备较高行业壁垒、较强的渠道定价能力和品牌价值,获取资源的能力更强。受此影响,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项资源进一步向细分龙头公司倾斜,“强者恒强”的效应愈发明显。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中报与年报数据均显示,各行业龙头公司的ROE和净利润数据明显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在二级市场价格上,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除信息技术行业)3个时间段内,各行业龙头股价涨幅均高于各自行业整体水平,走出了独立的长牛行情。
近年来核心龙头的上涨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2016年以来的“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政策优化了整个A股的上市公司结构,一批产能低、效益低的尾部公司被市场淘汰,而核心龙头公司凭借其资金实力和管理经验,产能出清后能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外资为代表的机构资金持续入市,A股散户资金逐年递减,边际增量资金影响市场风格。外资作为A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其趋势性增配需求集中在市场影响力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核心龙头股票上,从资金层面支撑了核心资产的上涨。此外,科创板已于近期推出,以公募为代表的大量机构资金更倾向于增配一些龙头股票作为打新底仓。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重量”向“重质”逐步切换,产业结构加速转型,支撑核心龙头上涨的逻辑有望持续强化,“马太效应”或将更为显著。从投资角度出发,自下而上筛选核心资产对投资者的投研能力以及投入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选股和择时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自上而下不失为一种理想方式,通过指数投资参与核心资产配置,能有效提升资产配置效率,降低投资风险。
上证180指数由沪市中规模最大的180只股票组成,成分股覆盖上证市场83%的分红、70%的收入与84%的净利润,是上证核心资产的代表指数。过去五年,上证180指数累计收益为78.35%,年化收益为12.44%,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华安上证180ETF(510180)是全市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连续五年荣获金牛基金奖,是投资者配置核心蓝筹资产的理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