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负责人申扬文)
过往的投资业绩在基金研究与筛选的诸因素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方面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因此在筛选基金时,应当绝对避免将过往业绩作为投资决策的根据;但另一方面,以过往业绩为参考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发掘和验证其成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特点,印证其投资理念与逻辑,区别运气与真实投资能力,从而找出符合我们配置目标的基金。
关注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长期稳定性
基金筛选切忌用短期收益的高低去衡量投资能力。我们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假设有两个投资组合A和B,A组合每年年初将全部资金等权投资于上一年业绩排名前十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B组合每年年初则等权投资于上一年业绩排倒数十名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从2014年-2016年连续操作三年,到2016年末,“倒数十名”策略的B组合累计收益率远高于“前十名”策略的A组合。
可见短期收益并不是好的参考指标,相比短期收益,应当更看中基金是否具有长期获得稳定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的能力。
关注基金投资理念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
优秀的管理人应当具备明确的投资理念、清晰的投资逻辑和可持续的投资方法,同时应当具备很强的投资纪律性,即“说”与“做”应当一致。如果通过分析发现投资经理的实际操作经常严重偏离其投资理念,那么即使某一段过往收益可观,也无法证明该收益是通过持续有效的投资方法获得的。这样的基金应该尽量避免投资。
关注基金对于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
市场环境与风格总是在不断切换,能够长期适应不同市场环境,并表现优异的基金是非常稀有的。筛选基金时必须清楚哪种基金最擅长当前的市场环境,或者与目标配置风格最为匹配,从而选择最适合的产品进行配置。
我们对于基金上述特性的把握,主要依赖于对基金以下方面的长期跟踪、挖掘和研究:1. 基金组合长期风险收益的交换效率;2. 基金组合风险、收益的集中程度及其变化;3. 基金仓位的稳定性;4. 基金投资风格的明确程度和稳定性;5. 基金经理的证券选择能力。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FOF管理人对底层基金上述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持续跟踪,是决定FOF运作成功的一个核心因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基金经理进行调研,是对目标基金的投资理念、流程、团队、公司等要素的进一步验证性研究。需要强调的是,缺乏长期跟踪研究基础的调研,其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观其行”比“听其言”更加重要。
而在最后构建组合时,则需要进一步考虑组合的整体集中度、基金间的相关性与协同性、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交换效率等,选出最适合组合配置需求的基金进行投资,并为每一个实际配置的基金准备一到两个备用替换的选择。完成投资后,还需要对已投基金和备选基金进行持续跟踪,对筛选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和改善。唯如此,基金筛选才有可能持续为FOF投资组合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