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来自劳动力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三大驱动力。但是如果我们深究下去,其实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只有一个驱动,就是知识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有史以来的经济,都是知识经济。
比如,现在人们在讨论能源危机。但是,我们真的缺乏能源吗?有研究指出,太阳光照射地球一个小时的能量,足以支持全球经济运行一年。只需利用地球上现有风能的3%,就能够提供世界的全部用电量。仅仅在美国,地表下两英里内的地热能源足以为美国提供其所需能源3万年之久。当我们浸泡在大自然提供的充沛能源之中时,却恐慌于能源不足!其实,没有能源危机,只有能源知识危机;对能源的呼唤,实际上呼唤的是能源知识的新突破。
西方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起点,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以机会成本和价格机制为驱动而展开。但是,把资源稀缺当作起点其实是不得要领,稀缺的本质是无知。在既定的无知程度下,提高配置效率才成为一项重大任务。知识进步则可以打破束缚,降低效率压力,或者说使问题在更高阶上展开。而且,知识具有一个根本的特性,即越用越多而不是如商品那样越用越少,因此知识积累成为增长的不竭之源。
作为一个社会总体,知识积累以三种方式存在:首先是系统的学科知识,其次是运作知识,第三则是与劳动力和资本积累相结合的物化的知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要让知识经济充分发挥能量,教育、科研、培训、工作中学习,以及物质资本的积累,缺一不可。人们更强调现代经济才是知识经济,则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的交流、竞争、交易,从而知识本身的生产、积累,以及知识转化为应用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从知识积累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经济增长、增长绩效,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因为知识积累是一个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过程,而计划经济将少数人的知识凌驾于社会知识之上,闭塞了社会知识积累的大道,结果自然是百业凋敝。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何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因为通过市场化松绑,在利益驱动下,打开了亿万群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生产知识的大门,加上搭上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国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农民工,全社会知识爆炸性增长,结果是虽然有周期波动,但经济平均而言保持了三十年高增长的骄人纪录,正印证了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又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以看作知识积累失衡的后果。华尔街的繁荣吸引了大批知识精英,金融知识积累急剧加速的同时,实业界知识积累相对放慢,同时大量与实业有关的知识淤塞在垄断企业和军事保密之中。知识积累结构失衡的结果就是金融地产泡沫。最终泡沫破灭,强制金融界降低其知识积累速度,回到实业知识积累领域去。
目前,中国的教育、科研、技术、装备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中国现代化和融入全球化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眼界见识不断提高。同时,在已经取得的市场化改革基础上,又一个制度变革加速期已呼之欲出。所有这些,都暗示知识积累又获得了新的加速契机,这对于股市而言,无疑是非常可喜的态势。
(作者系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