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俞妙根:从救火到掌舵
2008-06-02 09:37:49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字号:

      经过近两年的沉积,华安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在第一季度末重新进入行业前十,这家基金“老店”的市场品牌正在走出低谷。而在此期间,华安基金总经理俞妙根也完成了从“救火队员”向公司“掌舵人”的角色转变。

      一年半前,当时还在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任上的俞妙根被临时借调至风波中的华安基金,并以代理董事长的身份主持公司日常经营工作。面对基金规模的缩水和市场信任度的降低,俞妙根努力周旋,使华安度过危机。很快,俞妙根正式出任华安基金总经理,并兼任副董事长。

      2008年5月27日,一度低调的俞妙根就基金行业及华安基金自身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经济观察报:对于华安基金来说,你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 “救火队员”了吧?

      俞妙根:的确,跟最初来的时候已经不太一样。不过,我刚来的时候就感觉华安的团队很不错,这是华安能够保持平稳并取得发展的关键。

      经济观察报:这是否意味着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

      俞妙根: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正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其中包括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全新的薪酬体系和岗位设计、建立员工长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公司团队组织架构以及进行中长期的激励。

      经济观察报:你是否很看重公司的资产规模排名?

      俞妙根:我一直认为业绩重于规模,华安以前有很多“第一”,但我们现在应该放下这些包袱。华安近期重新做了品牌定位,未来还将加大品牌的建设力度。品牌是基金公司的无形资产,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国外成熟市场,基金公司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国内。

      经济观察报:最近盛传基金公司接受了证监会的“窗口”指导,被要求不卖股票,维持市场稳定,华安接受过类似指导吗?你觉得公募基金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俞妙根:我不相信有这种事情,也觉得不太可能,至少我本人和我们公司的所有投研负责人都没有收到过书面或者电话形式的所谓窗口指导。基金公司是为基金持有人进行资产管理,做事情的出发点是为持有人提供更大的收益。

      经济观察报:有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基金行业管理的全部公募基金净减少1400亿份,华安基金的情况怎样?你担心会出现大规模的赎回吗?

      俞妙根:事实上今年以来,华安的整体情况是净申购,我们的基金持有人都比较稳定。在我们看来,今年下半年股市里的机会肯定比上半年多。但还是要看到,不少投资者和基金持有人的成本在4000-4500点附近,如果下半年股市到达一定高度,或许基金的赎回规模会增加。

      经济观察报:现在市场很关心新基金产品的发行,因为它的快慢常常反映监管部门的态度,你怎么看基金产品的审批制?华安的专户理财产品和新的QDII何时面世?

      俞妙根:我们有时也会有一些尴尬,就是投研团队在制定出一个产品后,最佳的建仓时期是未来的三个月到半年,但如果短期内审批不下来,这个产品可能就失去机会了。我个人判断监管层对于基金产品的发行将逐渐转向核准制,这应该是大趋势。不过目前情况下,我们的金融行业都还不够成熟,监管层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控制。

      华安现在已经达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专户理财意向,正进入技术程序,而新的QDII基金也很快能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