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十大基金经理何以胜出(图表)
2006-01-17 00:00:00 来源: 字号:


  想在基金经理中显山露水不容易:宏观经济趋势,行业演进脉络,企业经营状况,政策变化动向,一切的一切,基金经理不仅要能条分缕析,还要会把握主次。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最终比的还是净值增长率——肩负投资人的殷殷期待,赚钱才是“硬道理”。

  2005年,证券市场依然低位徘徊,上证指数下跌8.6%,流通市值缩水850亿元,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的74.6%股价下滑。与此对照,纳入本刊视野的十大基金经理,麾下基金获得的年度净值增长率高达11.05%—17.80%。虑及并不乐观的市场氛围,虑及庞大资金进出的跨度,更显优秀基金经理之难得。

  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份,共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管理着220只基金。除去纯债、货币等类型基金,我们进行对比的样本,取自其中大约150只偏股型和配置型基金,其掌控的可投入A股市场的资金总额约为2000亿元,占沪深市场流通市值的1/5左右。

  本刊去年初推出“2004年十大基金经理”时,曾有质疑:他们的业绩到底有多大的持久性,他们的经验是否值得借鉴,他们的脚步是否值得追寻?这是一个问题。

  一年过去了,结果出来了:2004年的十大基金中40%仍然跻身2005年十甲之列,其中,易方达基金公司表现尤为抢眼:2004年和2005年分别有3只和2只基金进入前十,而广发聚富基金和湘财合丰成长基金也是两年“金榜题名”。进一步的统计表明,2004年十大基金2005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9.33%,这依然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成绩。

  当然,基金的表现并非完美无瑕,他们的操作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是,领跑的基金经理们,绝非平庸之辈。每当年初,逐一采访、体味他们得失的路径和感悟,将成为《证券市场周刊》奉献给读者的例行大餐,以助于更多的投资人在新的一年视野更广,走得更加稳健和顺畅

  最大悬念冰消 基金经理释然  

  一年前,站在2005年的起点,不论中小投资人,还是机构投资人,甚至政策制订者,对于股权分置是否能够如期启动,如愿推进,可以说疑虑重重。这个使证券市场担惊受怕了十多年的“肿瘤”,真的可以手到擒拿、药到病除吗?这也成了基金经理年初展望2005年时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股改的进程真是一个惊喜。管理层这么快这么顺地推进股改,超乎我们的意料。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肖坚说,“随着股改的进一步向纵身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比如股权激励、企业并购、金融创新等。股改实际上就是在重建中国资本市场,这个过程中,多元化的机会将会层出不穷。”至于原有的股改方式,肖坚认为“这是市场化的方式,已经很好了,非常简单明了。”科汇基金经理梁文涛说:“新的一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加快推进股改进程。”

  谈及股改的长远影响,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经理陈戈甚至连“套现”的压力都考虑过了,他说,我们一直认为股改是牛市的基础。现在来看,政府态度坚决,进程加快,值得称道。“短期来看,股改套现的压力,长期外围的资金比较大。没什么太值得担忧的了。”

  尽管2005年股改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股改的方式、方法、速度以及市场的承受力,曾一度引起一些质疑,但实际结果是,站在2006年的起点上,股改已经广泛地被投资人所认可。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对此口气异常一致地予以肯定乃至赞誉。

  仰仗实地调查 研究创造价值  

  从2003年市场回归价值投资开始,研究的作用逐渐被重视。经过采访可以明显发现,经过两三年的提高和完善,各家基金公司的研究能力在不断壮大,基金经理对于实地调研企业愈发偏爱,对于公司研究部门的帮助更加依赖。

 

 快乐但不激进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11%

  袁 蓓 华安保利配置基金经理

  197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5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工作。2003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就职于基金投资部从事投资和研究工作,现任华安保利配置基金经理。

  采访袁蓓是件快乐的事情。“在投资领域,与男人竞争,你有压力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记者听到的,先是她“咯咯”的笑声:“看怎么认识啦,如果要做这一行,压力和焦虑是难免的,认识到压力,然后找办法去化解就可以了。”“怎么化解呢?”“逛街看电影,睡懒觉,旅游啊什么的。”听着和时尚女孩的喜好无二。

  到过虎跳峡的人不少,徒步走下来的人不多。喜欢旅游的袁蓓试着徒步走完了全程。做事情,袁蓓愿意认真努力地试一试。当被问及跻身2005年十大基金经理之列的原因时,袁蓓说,“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投资研究团队的支持,当然,个人也在努力。”

  “2005年的市场表现和当初的预测是否吻合?”面对这一问题,袁蓓坦承,影响因素都有所考虑,年底的最终结果也还是正常的,但在中间阶段,市场对这些因素的反映和波动程度,的确超出了预想。

  由此,袁蓓强调投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我不希望净值波动幅度太大,不选择特别激进的投资策略,即使是重仓股,单只也控制基本不超过总资金量的5%,以减少个人认识给基金带来的风险。2005年年初总仓位保持在30%以下,到了一季度末,才开始逐渐增加到目前的60%左右,加上20%左右的转债仓位,基本能够均衡地反映对未来市场良好的预期。”

  至于选择股票的角度,袁蓓并不看重其所属行业类别,“我更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不管公司是消费品还是周期类,只要经过研究发现,公司仍然有较长的上升阶段并具有优良的素质,我们都会考虑买进或者持有。”

  “2006年你最关心什么问题?”袁蓓说,我最关心货币供应量,它对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影嫌诩很大。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回落,但如果货币供应量不下滑太多,经济增长速度也不至于回落太多。

  同样站在年初的角度,今年和去年的感觉有何不同?“我的判断是,2005年是证券市场的改革年,2006年是转折年,虽然可能问题不会少很多,但希望总归比去年更大了。”

  你觉得困扰2006年市场的因素是什么?“扩容压力和企业利润下滑。”袁蓓想了想说,“新股发行和全流通都涉及扩容问题,但同时,这也是市场重新定价的机会。”

心理素质过硬很重要

  2005年净值增长率 12.64%

  尚志民

  华安安顺基金经理

  1968年生,工商管理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工作,进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后曾先后担任公司研究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基金安顺、基金安瑞、华安创新基金经理。现任基金投资部副总监、基金安顺基金经理。

  尚志民对媒体颇为低调,“我很少接受采访,也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性格使然吧。”同在华安基金公司,尚志民的沉稳冷静和袁蓓的热情开朗,形成鲜明对比。

  性格的影响不仅显现于面对媒体时,也显现于看待2005年宏观调控的态度。“占市值约60%-70%的上市公司都处于周期行业,这些企业肯定无法避免调控带来的影响。宏观调控带来的结构性股价调整,应该是非常明显的。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回避了一些周期性行业或公司。” 尚志民说,“当然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机会。”什么机会呢?尚志民强调的是“估值”的机会:调控确实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市场的反应往往过度,这时候,一些周期性行业的优质股票价值被低估,机会就出现了。当然我们选择了一些对经济周期敏感性低的行业或公司,如国防军工、新能源、水务、机械等行业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两个行业。

  是坚守在看好的企业,不理会市场的波动,还是空仓等待市场调整到一定阶段,选择估值的机会介入,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思路。很难说哪一种更科学,准确地说,很难说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股市。因为,这两个选择都有基金经理跑进了第一集团。尚志民选择的是,既中长期持有具持续竞争能力的企业,又利用市场的波动抓住企业被低估的机会。

  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处于高折价状态,尽管净值增长率表现不错,基金安顺也无法避免这一现象。“对于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作为基金经理确实没有办法。”尚志民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取得好的投资业绩,同时以大比例现金分红回报基金持有人。”

  面对工作压力的反应,尚志民和袁蓓的态度也是迥然有别,“我感到压力不小。面对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只有加倍付出,而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淘汰。”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呢?面对这一问题,尚志民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答案:“不仅研究投资基础扎实,工作勤奋努力,而且心理素质要过硬,如买股要有信心,持股要有耐心,卖股要有决心。”

  谨慎的尚志民对2006年也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股改的顺利推进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扩容也将带来新的机会,现在的市场整体风险已经比2005年年初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