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首席投资官尚志民:价值投资长期能战胜市场
2011-12-19 14:46:20 来源: 证券时报 字号:

    12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证券时报记者:您属于最早的那一批基金经理,有12年的公募基金投资经验,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尚志民:从业12年,其实也是伴随着这个行业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我最深的感触是,以前我们常说要通过投资者教育来让公众了解证券投资基金,获得公众的信任。在共同基金最获公众认可的美好时光,不仅有我们共同的努力,也是市场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今天我们需要自身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灵活的适应性,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中力争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再次赢得公众的更多认同与信任。我们也相信,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压力,但从短期看结构性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从中长期看转型本身会给经济和证券市场带来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

     12年对于个人而言,也许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但对于一个行业或一个国家而言,其实只是很短的片段。我相信我们这代人有机会见证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更好的发展,相信共同基金这个行业仍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证券时报记者:在您的投资生涯中,什么对您的投资思想影响最大?

     尚志民:我经历了好几轮的牛熊市场转换,每一轮市场的涨跌有相似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提示了一条在投资中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注重安全边际。

     “在市场恐惧时要贪婪,在市场贪婪时要恐惧”,其实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一个投资标的总有其自身的估值底线,虽然有时候会受到市场情绪的阶段性影响而有所偏离,但从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看,一定会回到合理的估值区间内。

     因此,我在投资中会强调不让市场情绪来影响自己的判断,始终坚持稳健的投资风格,这也是有时候我会坚持逆向投资的原因。我相信注重安全边际,坚持价值投资是长期投资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在投资中保持平衡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概括您的投资哲学?您认为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尚志民:我的投资哲学是在投资中保持平衡。这个概念可能比较广,比如在投资组合中保持价值与成长的平衡,中短期与长期品种的平衡,小热点和大趋势的平衡,以及行业的适度平衡等各方面。

     这不仅是基于我对共同基金的理解,也是基于我的价值观,以及对市场的理解。要做到平衡投资不仅需要心智,更需要勇气。平衡投资的背后,不仅是判断力,更是心态的反映。

     至于投资的本质,我想应该是价值投资,虽然这个名词现在多数时候被用于调侃。有人说赚钱了就叫投资,赔钱了就叫投机。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太现实也太短视。作为共同基金,对于大多数持有人而言,有意义的是持续稳定的收益,而不是波动性的投资收益。价值投资要求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应更关注风险,然后才是投资收益率,也就是强调安全边际基础上的投资,而不是追求明天就可能被追捧的品种。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热点,不如固守自己熟知的投资领域。

     价值投资长期能战胜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您管理的基金长期业绩很好,主要得益于什么?

     尚志民:我相信价值投资长期能战胜市场,因此我会力求保持情绪的稳定,并且我有信心和耐心去坚守我的投资理念和判断。我认为在投资中一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现在的市场,不是缺信息,而是信息和诱惑太多。在投资中,我确信自己买的是股票的价值,而不是乐观情绪下的前景预期。

     证券时报记者:一个优秀的职业投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尚志民:这些素质应该包括:坚持投资理念和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有自我坚持的思考逻辑框架,首先关注风险,然后才是回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客观评估自我,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一定的灵活度,有胆识利用市场的错误获取逆向投资的收益,但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市场,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和决心。

     证券时报记者:你倾向于把握趋势还是对优质公司的发掘?

     尚志民:我们更注重以基本面出发的研究及对优质公司的发掘,不以趋势投资为出发点,但应善用市场的趋势,寻找到更理想的买点和卖点。

     另一方面,我认为,与其努力把握每一次的市场趋势,不如对宏观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做更好的分析与判断。事实上,在评估具体投资标的时,我们也会结合行业背景与竞争结构进行判断。

     不投资道德缺失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公司?偏好什么样的投资?

     尚志民:除了道德缺失的公司外,我并没有特别不喜欢的类型公司,这是我与很多人的差异。

     如果一定要说喜欢什么类型的公司,我想我会更偏重于成长性公司的投资。首先,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我相信未来也是如此,因此成长股有较好的选择范围和机会。其次,选择质地优良的成长股,通过长期投资,时间的价值会有更好的体现。虽然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但我相信在一些细分子行业或新兴行业,仍将有一批成长股值得投资。

     对明年A股市场谨慎乐观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明年A股市场是悲观还是乐观?

     尚志民:对于明年A股市场,我是谨慎乐观。原因在于,市场普遍悲观,但估值整体相对合理,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妨乐观些。

     过去几年,流动性因素在市场中很重要,以后这个因素可能也会阶段性很重要,但总体而言,这种重要性和对市场影响的持续力都会减弱。这是基于我对经济转型大背景的理解。如果市场仅是基于流动性产生的乐观情绪,这部分投资者也许要准备好接受预期差。

     我认为,在全球寻求经济新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转型存在迫切性和必要性,但同时因为中国自身的优势(比如大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社会相对稳定、教育提升等),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也存在更大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宜过度悲观。从短期看存在局部机会,从中长期看一旦确立转型的明确方向,看到成功的希望,就存在整体投资机会及估值提升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型的复杂问题,也许会表现为政策纠结。所以,我们在乐观中还应保持谨慎。

     “短跑”项目越来越少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型之路是否会比较曲折?明年宏观经济会否好转?

     尚志民: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型之路还会有曲折,尽管转型的必要性已经在各个层面达成了共识,但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比较大,而且转型是持久战,过程会比较长。

     我一直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还可以,只不过以前我们是“短距离快速跑”,现在我们要开始“匀速长距离跑”,而且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要开始训练“长跑”了,“短跑”项目越来越少。在新的赛事中,中国依然是很有潜力的竞争者。

     未来的两三年,我认为我们不要将预期打得过满,要适应一个较以往相对低速的发展,但发展更科学更持续。以这样的心态去投资,也许效果会不错。

     证券时报记者:美国经济会否复苏?欧债危机会否一波三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

     尚志民:我认为如果海外复苏,美国依旧是最有活力的部分,这是因为与欧洲相比,美国更具创新精神和机制,这一点很重要。这一轮经济的大调整,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美国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更强。

     欧债的问题比较复杂,我的感觉是欧元区设立后,好像各成员国都成了“啃老族”,其中最富有、效率最高的德国不幸被拖累了。欧债问题短期有缓解,但最终的有效解决方案并没有落实,而且解决这问题的过程会比较长。

     至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一,美国次贷和欧债危机,强化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说明原有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第二,中国经济也将面临转型,风险与机遇共存,乐观者会看到更多积极的一面,在新一轮的转型过程中,在部分行业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有机会确立新的竞争优势。第三,未来的发展中,除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之外,我们必将更关注内需产生的更为健康的发展方向,对民众幸福感的关注度会提升,消费的持续增长可期。

     明年存在结构性机会概率大

     证券时报记者:明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会继续下滑还是出现恢复性增长?

     尚志民:我们内部判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会小幅下滑。但是我想强调一点,有人说过,熊市并不总是伴随着经济衰退,牛市也不总需要经济繁荣。其实这取决于估值水平、市场预期,至于具体的投资标的,更有较大差异。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会否存在结构性机会?机会存在于哪些行业或领域?

     尚志民:正如刚才强调的,整体估值水平相对合理,市场目前的预期还不算高,因此明年存在结构性机会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大部分行业的不确定性在增强,所以稳定增长性行业的估值溢价有可能长期存在。时间的价值在这部分行业上会更加显现,比如消费行业中的公司,只要具有良好的消费基础和品牌优势,其投资的吸引力会提升。

     关注节能环保行业

     证券时报记者: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哪些行业较受益?

     尚志民:高度关注产业政策导向,积极寻找其中的受益公司,这是我们的策略。坦率说,虽然我们认为转型受益行业中一定会诞生出优秀的企业,但是就目前的估值和预期,以及新上市公司数量而言,或许风险大于机会,所以需要甄别。另一方面,对这部分行业及公司的跟踪与判断,我们认为也有利于我们对整体市场的判断。因为从长期看,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提升需要基于这部分转型企业的发展,他们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中坚力量。具体到行业,我最为关注的是节能环保行业,一方面我认为这部分的投资符合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具备较高的技术和运营经验壁垒,未来的大市场容量足够这批公司持续成长。此外,在传统行业中,那些注重分红回报的公司,也会受到中长期投资者的青睐。

     尚志民

     华安基金首席投资官,目前同时管理基金安顺和华安宏利基金。

     曾任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基金经理;其管理基金安顺的时间超过10年,是国内管理单只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

     链接:

     基金安顺历年年报后市研判

     2005年年报:我们认为2006年有机会成为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过渡之年。

     2006年年报:随着整体估值水平的提升,市场的波动幅度有可能明显加大,但是我们仍然对市场保持乐观预期。

     2007年年报:美国次级债问题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国际市场的波动也将影响国内市场的表现。

     2008年年报: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公司业绩会获得大幅改善,这将为证券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2009年年报:市场担忧退出政策将导致资金不足,从而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2010年年报:预计在2011年第二季度之前可能看不到通胀水平的明显下降。判断通胀高点出现的时点是2011年规避风险获得绝对收益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