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3756.95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68.44%,占比连续七个季度攀升,并创历史新高。此趋势显然引起了监管层关注,为压缩“热钱”生存空间,外汇局已于日前宣布进一步调减2011年度境内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89.38亿美元。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3377.38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112亿美元。
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大背景之下,自2001年末以来,短期外债的占比由35.3%一路攀升至68.44%,不禁让人担忧是否有大量的短期投机资金进入。
但是外汇局相关人士解释,从债务构成情况看,2010年末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中,贸易信贷占56.22%,贸易融资(如银行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支持)占21.74%,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8%,主要与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由于贸易信贷及贸易融资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为背景,不会额外增加外债风险。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由于资本项目的不完全放开,部分投机资金披着贸易信贷的“合法外衣”进入,所以应该完善贸易信贷管理,控制短期外债增长。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入风险,外汇局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在2010年核定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2011年度境内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并适度调减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规模较大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
从币种结构看,截至2010年末,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0.41%,比2009年末上升2.65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8.56%,比2009年末下降3.33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4.41%,比2009年末下降1.97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16.62%,比2009年末上升2.65个百分点。
据初步计算,2010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63%,债务率为29.25%;负债率为9.34%;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3.19%,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