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魂:垄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大障碍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两难”问题,究其实质,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要遇到的重重障碍。形成两难处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甚至出现了更为强化的行政主导和扩大资源占有范畴的开倒车现象,呈现出垄断和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起关键作用的状态,政策红利随意转向,寻租环境不断扩大,民间资本壁垒重重,让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成为一句空话,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失衡。
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冲击,实际是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如果不能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体制性框架和相应制度,科学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责任和作用,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
最具挑战的选择
“两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保速度还是保质量?保增收还是保结构?保垄断行业还是保中小企业?保当前还是保长远?保局部还是保整体?保国家统一掌管财富还是让利于民?如何正确处理全社会流动性泛滥和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求资若渴的矛盾?是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还是防止二次探底继续原有的低层次重复?而最为“两难”的,就是破除垄断还是拯救中小企业。这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最具挑战性的选择。
因为,这将涉及到一系列结构调整,不仅仅限于经济结构,而是广泛涉及全民利益和分配结构的重大调整,资本市场的重大职责调整和服务方向,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调整等等,特别是金融业能否真正彻底摆脱和破除实际是国家包办全民买单的藩篱保护,在旱涝保收局面彻底打破后如何在全球竞争下生存和发展,依靠自身能力真正展开自负盈亏的新的历史一页。
这些两难问题的症结,主要是由于行政主导下的垄断所致。原因很简单,现有的垄断行业,属于行政主导、体制框定的产物,完全不是在市场机制下通过优胜劣汰而成长起来的,更不是大浪淘沙下崛起的能够呼风唤雨的巨无霸企业。因此,就垄断企业自身,先天就缺乏善于竞争、敢于竞争的能力和魄力,只会惯于寻找政策红利和行政垄断特权尤其是垄断定价权等,以求实现额定的利润目标,他们收入超常也就很好理解。
因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疯狂状态下的流动性注入,使得全球经济实体和金融系统流动性泛滥。但是,国外的金融系统由于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状态下,其资金不仅注入了金融系统,也相应地注入了实体经济。但是,在我国却事与愿违。原因在于,决定我国金融政策和资金流向的主要银行依然是垄断性银行,其贷款流向自然也绝大多数流向了垄断循环圈内的企业,即充裕的流动性仅仅限于在垄断行业自身的圈子里流动。大量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依然被各种限制条款挡在银行门外,民间资本的禁入又阻隔了民间庞大的流动性无法进入自己所期望进入的行业或者是实体,迫使这些资金始终呈现无序泛滥的状态。
资金不能只追逐热点
央企地王频出,意味着国家大量资本进入了本不需要资金的垄断企业,炒作楼盘自然就是释放资金收获利润的必然选择。在这种下意识的误导诱因下,不务正业现象飙升,而由于变相化垄断导致国家大量资金进入到房地产行业,且推高了地产价格狂飙,在形成趋势后,民间资本自然考虑到风险首先是由国家资金担着,因此,这一成因又翻转过来诱使大量民间资本毫不犹豫地跟进,进而彻底断送了我们期望的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这是我国和其他国家同样处在金融危机下流动性过剩所发挥作用大不相同的根本原因。各国收缩流动性政策之后,国外可能基本解决了企业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我国的问题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在资金问题上仍然处在嗷嗷待哺饥渴难耐的状态,一旦宽松政策谢幕,他们的生存环境将比以往更加困难。甚至最大的使命就是为保生存而疲于奔命,根本无力去从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充分说明,我国在金融危机下孕育的充裕流动性,由于垄断阻滞,根本没有解决政府和决策者所期望的问题。一旦退出这些政策环境,一切又将恢复原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基很不可靠。
当前央行所做出的回收流动性措施,已经被市场看作是货币政策的实质性转向,殊不知正好是房价上涨失控和政府主导的扎堆涨价等因素返过来迫使这些政策出台。当前要严防重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开始蔓延时,各国都在降低利率或者是增加流动性,而我国央行却采取了6次提高利率、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时滞决策。当年如果不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就不会反手再否定掉自己的决策,再次掉头转入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的轨道。
更为严重的是,当投机时段显著结束的标志出现时,各种极为容易引发一个行业产生严重衰退的因素将会成倍放大,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以房地产为例,由于投入其中的大量资金因租售比时限的大幅延长和投资回收期的深幅延滞,必将催生那些在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的38%-50%的大量空置现房的投资者成为决定这一行业在某个时候突然出现掉头向下拐点的决定因素。这些空置房源将大量投放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突然性的毁灭打击。同时,由于各国在这场危机中向市场注入了巨额流动性,全球流动性泛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如何掌握运用以规范有序的流动性抑制疏导泛滥无序的流动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学会以充裕、规范、有效畅通的流动性来疏导泛滥无序、盲目跟风、追逐热点的流动性,密切结合实施拉动内需的重大战略,引导全社会追逐热点的庞大资金进入国家世纪工程,切实让拉动内需的战略决策在具体实施中得到后续资金的积极跟进,有效克服地方和民间资金跟进的时滞效应,全方位形成扩大内需的资本市场支撑机制,有效改观“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
如果我们还不能从想当然的乐观思维中解脱出来,不彻底根除行政性垄断问题,将会给我们新世纪新的十年的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周刊》,作者系北京大学证券市场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